今年考试普遍较早10天左右,复习时间短,任务重。这次考试复习策略与以往有所不同,使用的是三遍读书法和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。即泛读(全局观)——精读(研究)——消化(回顾)。
第一遍:鸟瞰式。需要快速阅读,一口气把它读完,以获得对全书完整的印象,居高临下,看清全貌,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的内容。对书中难点留下记号,以便以后解决。
第二遍:精读式。要逐字逐句,逐段逐章研读,弄懂字面意义,深入理解内容、写法。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,从各个角度思考、品味作品的意义。
第三遍:消化式。经过精读,品味到了作品的佳处,但这仍是作者的东西。要把它化为自身的“血肉”还需要读第三遍,以吸收消化其精华。这时要着重考虑:书中的内容能否为自己所用,可从哪个角度用。在运用的过程中,加深对作品的理解。
这种“三遍”式读书法,表面看来,似乎速度慢点,但实际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这种读书法,对青少年的读书学习是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。
构建知识网络即是思维导图的方法。翻书,过一遍全书的框架,然后复习每一章的时候,有意识的寻找章节知识点的联系,建立知识节点。这样过一遍下来,大部分的知识就掌握了。而后再查漏补缺,进行知识网络的修补完善吧!
这样做的效果就是:比别人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,而且还记得更加牢固,想忘都忘不掉哦!人们都以为我们记忆力好,跟他们说这种方法,也不用,因为什么?因循守旧,而不接受学习新的东西,被别人落下也在情理之中,这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典型思维模式。富人:接受+学习。穷人:怀疑+拒绝。
PS:复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:打印了题库,放在楼道里转头就丢了。不知道是被人拿走了还是怎样?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:以后做事要做好备份。至少两套备案,以防意外,文件丢失或是其他。还好我没有在题库上做什么笔记的习惯,不然真的很影响心情啊
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做呢?
评论